這一篇文章,我想說說很多女生在談戀愛時候的常見誤區。
還是用一個例子來引入吧。
大概是在上個月,有一個女生找我聊天,說她和男友面臨著分手,但是她不想分,所以一直在繼續爭取,不斷挽回,只是沒有起到什麼效果,她不想分的理由是:我擔心離開了他,再也找不到這麼合適我的人。
我當時一聽就產生了不解,既然如此合適的話,他們為什麼會走到分手的地步呢?
細細了解了一下,原來她認為的合適,都是一些很表面的東西。
比如,這個男生和她家境差不多,學歷比她高一些,研究生,她是本科畢業,個人工作也不錯,前景很好,有車有房,反正從條件上來說,她很滿意。
而這種趨于條件上的合適,讓她對這個男生的感情,產生了一種比較執拗的心態在里面,她會假設:如果我離開了他,以后是不是再也找不到綜合條件這麼適合我,并且我還喜歡他的人?
但很明顯,她陷于自己思維的時候,忘了思考一個最關鍵的問題:戀愛這件事,不能一廂情愿,更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,而是需要雙方的奔赴,彼此的共同認定。
如果缺少了后者的話,那麼你的喜歡此時是不作數的。
再者就是,我們和一個人談戀愛,應該是和這個人去過比較美好的日子,也就是說,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,總體來說要是開心的,是積極向上的,這段關系才有繼續存在的意義。
而他們兩個的戀愛甜蜜嗎?
并不。
戀愛期間,男生一開始對她很好,也很黏她,能夠做到事無巨細地關心她,但是等到她真正開始上心的時候,男生卻莫名其妙開始了冷暴力,開始說自己忙,經常好些天都不回復她的消息,而她在這種患得患失的情緒中,在不斷挽回男生的心態中,漸漸因為情緒成本的增加,變得更加愛這個男生。
此時的她,因為自己的愛,依舊把男生想得很美好,其實她設想的關于男生的優秀和適合,很多都不過是自己的臆想而已。
突然想起《甄嬛傳》里面,最后甄嬛說了這樣一句話:那年杏花微雨,你說你是果郡王,或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。
甄嬛最初以為皇帝就是她喜歡的那種人,其實并不是。
愛會讓一個人變得盲目,也會在相處的過程中,選擇性地忽視這個人身上的缺點,只能看到其優點,所以深愛一個人的時候,總是以為這個人無可替代。
但是,等到真正理智的時候,才會明白當初不過是自己的愛,讓其高估了這個人的品行而已。
事實上,值得女生「義無反顧」的男人,都有一個共同點:你認為的這個人的好,有沒有在你們這段關系中有具體的直接體現,或者說有沒有帶給你相應的好處。
比如,和他在一起后,你能感覺到對方對你的重視和愛,你認為自己變得更開朗,更優秀,他影響了你,或者是他給了你足夠的安全感。
只要你想到這個人的時候,整個人就會有一種向上的力量,你會不懼風雨,只為與其最終在一起。
最重要的是,你也特別清楚,這個人肯定不會讓你失望。
值得你去愛的男人,會給你內心帶來一種篤定感。
而真正的優秀,合適,應該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。
在親密關系中,一個男人的有錢,聰明,上進,幽默,帥氣等等可能會很吸引你,這些東西在你的潛意識中,會成為當你衡量這段關系的時候,不愿意放下他的理由,你認為你們很合適。
但其實,你靜下心來想想,這些東西嚴格來說,是和你無關的啊。
不要忘了,你需要的更多是一個男人的責任心、換位思考的能力、信任、包容、真誠、心胸開闊、堅定的選擇等等,這些東西才能使你在相處中得到真正的益處。
換句話說,前者需要和后者搭配起來,前者才有相應的意義。
不然的話,就像是孔雀展示羽毛一樣,只是方便于他吸引異性而已,對你并沒有什麼益處。
而你看著他的羽毛,吃不飽也穿不暖,只是飽了眼福而已。
因此,作為女生,不要在一段親密關系里過分關注他的「羽毛」,這些東西看起來很美好,尤其落在外人眼中,可能會認為你找了一個很好的人,然而鞋子究竟合不合適,真的只有腳知道。
就像上面我說的這個女生一樣,她真的很愛她的男友嗎?
其實也未必,因為在我看來,他們的戀愛走得磕磕碰碰,也沒有很多幸福的時刻,相反的是,他們在一起以后,男友帶給她的更多是哭泣,懷疑,還有后期的自我否定,和對方在一起以后,她明明整個人的狀態越來越差。
這顯然不是一段正確的戀愛。
她的男友也不是她的真命天子,如果繼續在一起的話,并不會幸福,她只會在這段關系中,逐漸迷失自己,再也回不去當初。
真正吸引她的,那些男生身上的「羽毛」,讓她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感覺。
我希望你能夠永遠記住一句話:一個人好不好和你真的沒關系,這個人對你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不要本末倒置,不然的話你難以找到真正稱心如意的愛情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