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之于社會,免不了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,所謂的踏入社會,也就是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。
打好人際關系是人生的必修課,也是個人發展的重中之重,理論上來說,一個人的人脈圈越寬廣,其能接觸到的資源也就越多。
然而,交友也不能盲目。
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身邊的朋友也會對你的價值觀產生不小的影響,優質的朋友會帶給你積極正面的影響,但低質的朋友會給你的人生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,甚至讓你懷疑人生。
交友的第一要素就是識人,不能什麼人都與之來往,看人越準的人,越不容易栽跟頭,事在人為,風險與陷阱都來自于人。
可以說,人人都是戴著面具在這個社會上行走,都想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。
有句話叫你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,而識人的要素又在于知曉對方的缺點在于何處,自己是否能接受這樣的缺點。
細節見人品,一個人的性格往往體現在細節里,你能從對方的言行舉止中觀察出他的性格。
對于男人來說,在吃飯時,這三個細節往往可以看出男人的層次。
女性與男人出去約會吃飯,一般來說是男方安排一切,而從點菜開始,我們就能從種種細節中看出對方的層次。
若這個男人只顧點菜而不考慮女方的喜好,多半其人格是自私的,更有甚者即便女方已經提出忌口的食物,他們依然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,甚至還會覺得女方挑食。
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不能吃的食物,有的是因為身體原因,有的是因為口味原因。
點菜時照顧對方的飲食習慣是基本的禮貌,若一個男人連這點都做不到,說明他不會顧及別人的感受,較為自私顧己。
不僅如此,男人的態度也反映了他的人品,包括對你的態度、對服務員的態度。
有的男人只顧自己吃喝而不管你是否吃得愉快,還有的男人素質低下,對服務員頤指氣使,甚至提各種無理要求,這樣的男人不值得與之深交,這些行為已經暴露了其自私自利、趾高氣昂的性格。
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單是餐桌上的文化便自成一體,各地也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習俗,既有著對祖先神明的敬畏,又體現著尊老愛幼的優秀傳統。
雖說現代人吃飯已經不那麼在意這些條條框框,但餐桌禮儀也體現著一個人的人品,從他拿起筷子的那一刻起,其人品就體現在各種習慣之中。
在比較正式隆重的聚餐中吃飯就不能隨意,甚至可以說吃飯已經脫離了飽腹這個本質。
主人家要有待客之道,客人這一方則不能喧賓奪主,然而總有些人不具備這方面的基本意識,一場飯局下來丑態盡現。
男人沒有格局,就會覺得所有飯局都是為了吃飽,別人請自己吃飯那就要以吃飽為原則,不顧主人的顏面,只顧著自己吃喝。
這樣的人基本不會請別人吃飯,自私的他們有什麼事情只會口頭交代,即便請人吃飯也會顯得很小氣,甚至于飯菜顯得很廉價,這樣的人既自私又沒有品味。
結賬體現著一個男人的修養,這一點在男女約會時很有體現。
一般來說都是男方結賬,顯得男方有風度且大方,但總有些人覺得既然吃飯那就要AA,不能讓自己吃虧,這樣斤斤計較的男人不適合與之過日子,有人會說消費AA制是正常的,這就要從與之消費的人群來說了。
比如大家都是普通朋友,一起出去吃個便飯,那麼AA制就完全沒什麼問題。
但若是男人在追求一個女人,這時候吃飯還要AA制,那麼就盡顯其小氣,同樣的,與領導與長輩吃飯也是如此,不要拘泥于那一頓飯錢。
酒品見人品,男人在喝酒之后的表現基本都是「暴露本性」的,觀察一個男人喝酒之后的行為能更加直觀地見到他的人品。
有的男人一喝多了就肆無忌憚,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,甚至于到處惹事、調戲女性等等,這樣的男人骨子里有著暴力傾向,酒品不好的男人往往人品也不怎麼樣。
時光情感課堂:
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,其中也蘊含著很多哲理,這些飲食文化演變為如今的餐桌文化。
雖然去掉了不少繁文縟節,但也餐桌上的尊重與禮讓,淋漓盡致地體現著一個人的人品與性格,可稱之為「飯品」。
人的三觀決定著他的層次,高層次的人眼里的價值不在于吃飽穿暖,而在于人生的意義、國家社會的發展等等。
低層次的人往往只顧著自己吃喝玩樂,沒有責任心沒有使命感,他們秉承著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」的人生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