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往往是親子關系惡化的關鍵時期。
麥家曾這樣描述這個年齡段的小孩,「可以上天,也可以入地,可以是一把刀,也可以是一朵鮮花。」
邁步到青春期的小孩,像云像雨又像風,個性多變,令父母捉摸不透。
而要想跟他們相處成朋友,你們可能需要付出很多。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被他們拉入黑名單,變成小孩最討厭的父母。為了跟你們敵對,開始做出各種叛逆之舉,導致他們不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跑偏。
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,圖文均無關
1、喜歡「較勁」的父母
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以后,身心都將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支配,導致其行為和想法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。這就是來自「荷爾蒙」的力量,受它的影響,孩子容易沖動、情緒多變,有時候壓根聽不進去父母的話。
如果父母在孩子與荷爾蒙抗爭的階段,非要與小孩斤斤計較,責怪他們為何不聽自己的話,為什麼沒有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執行任務,這只會導致小孩內心更加煩躁。
尤其對男孩來說,他們體內的荷爾蒙激素分泌更加旺盛,而且持續的時間長,所以男孩的叛逆期通常也會來得更猛烈,時間跨度更久,往往會從12歲開始,一直延續到18~20歲左右。
這個時期,父母的口號在孩子們眼中已經不管用,你的一次次較勁,只會激怒到男孩的自尊心,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挑釁,最終導致的結果是:
孩子們為了反抗,做出更加出格的事情,來挑戰父母的權威。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,未來很難修補回原來的樣子。
2、掌控欲強的父母
心理學研究發現,對青春期孩子來說,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實現「角色認同」。
即他需要定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能完成什麼樣的事情,這份「認同感」導致孩子們迫切地渴望獨立,渴望輸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,奪回對人生的掌控權,不再被父母控制。
正因如此,孩子們對父母的掌控欲會極度反感,你如果擅自替他們做主,很容易觸碰到他們的逆鱗,最終影響親子關系。
3、熱衷講大道理的父母
教育家盧梭在《愛彌兒》一書中再三強調:跟孩子講道理,是世上最無效的教育。
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「超限效應」,說的就是「當一個人受到的刺激過多、過強,或者作用的時間過久,就會引起心理的不耐煩,甚至做出逆反的舉動。」
而對青春期的小孩來說,他們正處于自我意識的蓬勃發展期,「超限效應」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會更加明顯。
如果父母總愛對著孩子們講大道理,不僅無法勸解到他們,反而容易引起逆反心理,未來故意跟你作對。
4、「雙標」的父母
「雙標」顧名思義,就是指對自己和對別人有兩套不同的標準,更準確地來說,對自己寬容,對孩子嚴格。
例如,父母自己吃飯時玩手機,卻不允許孩子玩;父母從來不看書,卻要求孩子看;父母自己不守承諾,答應的事情不作數,卻責怪孩子不聽話。
這種擰巴的教育理念,往往容易導致小孩沒有一個良好的「參照物」 ,久而久之,未來也可能成為言行不一之人。
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「人的全面發展,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什麼樣的人,取決于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社會環境。」
簡單來說,也可以理解為: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,你們什麼樣,孩子就是什麼樣。
如果父母不能嚴格要求自身,反而要求孩子去做到,很難讓小孩信服。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,面對這種命令和權威時,反抗的力度會很強,甚至不惜以極端的行為來對抗。
看到一位博主提過,教育青春期的小孩,「陪伴」是標配、「共情」是高配、「以柔克剛」是頂配。
青春期是一個人一生中很重要的轉折點,孩子們很容易在這個分岔路上迷失方向,父母要給予孩子們多一點的關心,多陪伴小孩,給他們指引方向。
而陪伴的過程中,需要切實的感受孩子們的迷茫和痛苦,理解他們的「無病[呻·吟]」,接納其負面情緒,并且堅定地相信孩子能夠克服。
至于「以柔克剛」,我認為換成「尊重」更好,對孩子們而言,父母的尊重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,如果我們不能做到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、太好的耐心開解小孩,請至少學著尊重他們。
尊重他們作為一個獨立的人,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和建議。哪怕有些想法并不是主流觀點,但也體現了每個人的獨特性,父母沒必要打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