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陪孩子閱讀
據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,美國兒科學會呼吁:
從嬰兒時期給應該給孩子養成閱讀床頭故事的習慣,這對孩子日后學習成績起著重要作用。
每晚的睡前故事有利于孩子的智力開發,培養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。
小新1歲多時,晚上睡覺前,我就開始給她講故事,剛開始的時候,是按照書上的故事講,比如格林童話、安徒生童話等等。
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,像一張白紙,他們通過聽故事,來了解整個世界。
講故事的過程中,她的小腦瓜不停旋轉,會問各種各樣的問題,我都盡其所能給她回答。
如果真的回答不上來,也可以如實相告,并告訴她書中有答案,長大后可以多讀書。
后來,書上的故事已經不夠用了,就自己來編。
比如她不愛洗手,我就編這樣一個故事:從前,有一只小熊,它不愛洗手,它的手整天黑乎乎的。有一次,它出去玩,小貓、小狗、小雞,看見它的手很臟,大家都不和它玩……故事的最后,當然是以正能量結尾。
孩子稍大點,有閱讀能力之后,睡前的故事時光,可以變成閱讀時光。
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,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看一本書,然后當小老師給你講。這樣,不僅鍛煉了孩子的閱讀能力,還提高了孩子的表達能力。
孩子的認字水平有一定提高之后,不僅可以看故事書,還可以讓孩子讀一些百科全書,學一些科學、歷史、地理類的知識。
小新現在 就對一本袖珍版的世界地理之最非常感興趣,經常都能說出一些 我不知道的國家、河流、高山、城市等名字。
02
一天中的回顧總結
這點尤其重要。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,一天中的回顧總結,對于人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。
學會在回顧總,發現自己的優點與不足,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的總結中更加了解孩子!
每天問孩子這三個問題,相信孩子內心將會更加充盈!
1.你今天快樂嗎?
這是被心理學家公認為最能拉近親子關系、解決孩子困惑的最好的問題。
每天睡前問一次孩子這樣的問題,花半小時跟孩子交流,孩子未來將會大不一樣。
一般從從孩子能用語言表達時開始,都可以問這個問題了。
我每每問小新這個問題,她總能說出一大堆讓人覺得好笑又溫暖的事情:
「寶貝,你今天開心嗎?」
「是的,我很開心,媽媽今天陪我玩了兩個小時,我全程大笑;
奶奶今天給我煮了一頓非常可口的飯菜,我一下子吃精光;
爸爸告訴我如何跟小兔子玩耍,我玩得很高興;
鄰居小朋友借給我一輛小推車,我推著在水泥地上奔跑……」
當然,也有不開心的時候:
「媽媽,我今天不開心,因為我有點倒霉。
我花了半小時創作的畫被朋友噴了水融化掉了;
我跟小朋友玩耍時不小心腳下一滑摔倒了,我哭了很久;
上課時我因為眼困,被老師批評沒有好好聽課;
我最喜愛的芭比娃娃今天不見了蹤影;
爸爸失信了,沒有陪我到書店買書……」
引導孩子回憶一天中快樂或不快樂的細節,認可孩子內心的快樂,聆聽孩子的 能煩惱,能讓孩子內心漸漸富足起來。
這個好習慣可以跟隨孩子的幼年、少年、青年甚至更遠,孩子不僅能每天感受到來自父母對自己的關愛,還會漸漸懂得如何與生活相處。
2.今天學習上有什麼收獲嗎?
對于孩子而言,學到的每一項新技能都想要趕緊讓家長看到,但是回到家后又不會立馬就給家長展示,就期待家長問自己,然后興高采烈的開始「表演」。
家長問孩子今天學到了什麼,不僅會讓孩子的表現欲得到滿足,而且也是使親子關系更加親密的方式。
作為家長可以時常問問寶寶見天都學到了什麼,既能給孩子鞏固知識,也能夠讓寶寶更自豪,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。
如果寶寶回答出來了,寶媽要多夸夸孩子;
沒想起來也不要著急, 隨著問的次數穩定了,孩子也會漸漸習慣去回憶鞏固學習點。
3.有什麼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嗎?
這個問題很有必要,因為有些孩子不像成人那樣善于表達,只有當父母問及,才會把自己的困難訴說出來。
孩子在幼兒園跟朋友鬧矛盾了不知道怎麼化解、
今天打破了課室里的花瓶怎麼辦
.....
這些對于家長來說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但在孩子心里卻是一種莫大的困擾。
當孩子遇到這些困難了,需要幫助了,爸爸媽媽不妨適當告訴孩子該怎麼解決,怎麼解決才是正確的,這樣孩子也會在心里漸漸形成一個正確的是非價值觀。
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后盾,只要孩子有需要可以找爸爸媽媽,爸爸媽媽會無條件的幫助孩子。
這也是在告訴孩子,爸爸媽媽很關心你,另外就是在告訴孩子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,你要自己勇敢的面對。
03
表揚以及稱贊孩子
記得在《爸爸去哪兒》節目中,在晚上睡前,爸爸們都會對孩子一天的表現表示肯定。
王岳倫睡前贊揚女兒學會謙讓:
《不可思議的媽媽》里面,也向我們展示過幾個媽媽陪孩子睡前談心的溫馨。
鄭希怡夸女兒浸浸長大了,說女兒做了很多平常沒有做過的事情,比如做餅干、洗衣服。
何潔告訴兒子七寶,你這麼小就去攀巖了,你很棒,你突破了自己,你會越來越棒的。
這樣的鼓勵,更能讓孩子有進步和努力的動力!
例如孩子性格急躁,不喜歡寫作業、喜歡玩游戲、玩具衣服鞋子都亂丟...在孩子睡前,可以具體表揚孩子的進步:
1)你今天很棒哦,做作業的時候沒有生氣,而且都做對了,上課的時候肯定很認真,是不是呀?
2)今天你放學后沒有玩游戲,而是主動幫媽媽摘菜,這樣子,媽媽做飯的速度就快了很多,太謝謝寶貝了。
3)晚飯之后你玩玩具,沒有到處亂丟,進步好大呢。下次玩了之后把他們都放進玩具箱就更好呢!
......
對于孩子來說,他們對自己的認知、評價,幾乎都是來自家長和老師的。
家長給予孩子的積極評價越多,孩子的自信心就會越強。
睡前對孩子的某件事進行具體的表揚,是一種正面的強化行為,會讓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繼續發展。
孩子發現自己的點滴進步父母都看在眼里,就會覺得自己是被重視,被關愛的,孩子的幸福感也會隨之增強。
對于孩子的陪伴,不一定是很多很多時間,也可以是在有效的時間內,做高質量的陪伴!
每天都有那麼一小時的時光,我們把自己交給孩子,也讓孩子把心交給我們,是一種親子關系的升華。
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,即使不能24小時的陪伴,也能抓住談心時間,走向孩子內心。
為孩子排憂解難,他們將會一天比一天優秀,帶來意外的驚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