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。
你身上好的、壞的、想教給孩子的、不想讓孩子看到的,都會在他們身上一一留下印記。
曼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愛德華·特羅尼克曾做過一個著名的「靜止臉實驗」:
一開始,媽媽表情輕松,眉飛色舞地與孩子互動。
孩子表現得非常開心,咿咿呀呀,手舞足蹈。
然而,當媽媽切換成面無表情的「靜止臉」時,孩子瞬間就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氣氛。
于是,孩子先是小心翼翼地觀察,想盡辦法引起媽媽的注意。
發現自己無論怎麼努力,媽媽都一臉漠然時,孩子再也忍不住了,崩潰大哭了起來。
通過這個實驗,不難看出:
父母的臉,就是孩子看待世界的窗口。
如果你輕松、快樂、臉上時常掛著笑容,孩子的世界就是陽光普照;如果你陰郁、悲傷、眼里沒有絲毫笑意,孩子的世界自然是陰云密布。
你的五官里,就藏著孩子一生的風水。
耳朵:
認真傾聽,打開孩子的心門
心理學博士洪蘭曾在演講中提到,優秀的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會自覺遵循以下三條原則:
第一個步驟是傾聽,讓孩子把話說出來,并且聽懂孩子話里的真實意思;
第二個步驟是理解,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,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;
第三個步驟是建議,就是有道理,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確的行動,因此父母這里應該給予建議。
但根據洪蘭博士觀察,這三個步驟中,傾聽往往是父母們做得最差的。
有這樣一個故事:
一天,媽媽回家時買了兩根甜玉米,喊女兒和婆婆來吃。
誰知,女兒先是拿起一根,啃了一口,接著又拿起了另外一根,聞了聞,又咬了一口。
見到這個場景,媽媽氣不打一出來,怒吼道:
「你這孩子太不懂事了,玉米是給你和奶奶一人一根的,你怎麼那麼自私!」
奶奶見狀,也趕忙幫著打圓場:
「孩子,奶奶吃不動玉米,這些都歸你……」
聽到奶奶這麼說,孩子再也忍不住了,「哇」的一聲哭了出來,委屈地說:
「奶奶牙齒不好,我咬一口,是想看看哪根玉米嫩;聞一聞,也是為了挑根最香的給奶奶……」
正如育兒專家盧勤說的:
「親子溝通的很多問題。大多因為父母說的多了,聽的少了。」
很多時候,比講道理更重要的,是傾聽。
懂得傾聽的父母,是家庭矛盾的減壓閥,可免孩子心靈受傷。
一檔節目中,演員袁詠儀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歷:
有段時間,自己和兒子的關系很緊張。
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,她決定一改往日強勢的作風。
做什麼事情前先問問兒子「喜不喜歡」;孩子犯錯后,也不再打罵,而是先聽聽兒子的解釋,再分析對錯。
沒過多久,母子二人果然和好如初。
戲劇家莎士比亞說: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。
傾聽,是一種智慧,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
一個擅長傾聽的父母,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福氣。
嘴巴:
好好說話,賦予孩子變好的動力
一位網友曾將自己與父母的日常對話記錄下來:
結果發現,父母的每句話都透露著對自己的貶低、否定、指責。
對此,網友無奈地表示:
「父母盡職盡責地撫養了我,但是他們日復一日無意中的言語損耗,在我童年和少年的內心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隱形空洞,我選擇永遠對父母關閉自己的內心世界。」
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說,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「刀子嘴,豆腐心」這種說法。
所謂的刀子嘴,其實就是刀子心。
一時的口舌之快,就像一把利刃,在我們張嘴的瞬間,狠狠刺向了孩子。
漸漸的,讓孩子變得冷漠、叛逆,把他越推越遠。
而心理學上的「南風效應」提醒我們:
當你強硬地命令、貶低孩子,孩子只會對你越來越反感、抗拒;
相反,如果你能和風細雨地講話,讓孩子感覺被尊重、理解、包容,孩子才會越來越成熟懂事。
胡適在回憶錄中提到過一件往事:
一個初秋的傍晚,胡適身上只穿著一件背心在門口玩。
姨媽見了,就拿了件衣服給他,說:
「穿上吧,涼了。」
胡適卻隨口回了一句俏皮話:「娘(涼)什麼!老子都不老子呀。」
原來,胡適四歲喪父,在當地說這樣的話,是犯忌諱的。
在場的鄰居聽了,便告訴了胡適的母親。
他本以為回家后會被母親劈頭蓋臉一頓指責,沒想到,母親只是關上房門,輕聲對他說:
「你父親一輩子善良正直、受人尊重。
你要敬愛你的父親,要向他學習,千萬別丟他的臉。」
聽了母親溫和的話語,胡適愧疚地低下了頭。
後來,在母親的循循善誘下,胡適逐漸成長為一代大家。
真正有效的教育,從來都不是居高臨下地說教、指責,而是放低聲音,用綿綿細語將道理灌輸到孩子心里。
學會好好說話,認可的話贊揚著說,批評的話鼓勵著說,反對的話尊重著說。
這樣,孩子才能擁有希望和力量。
眼睛:
看見孩子,發掘他身上的閃光點
每個孩子,身上都有值得「被看見」的一面。
但可惜的是,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擁有「看見」孩子的能力。
一次親子咨詢中,心理專家向孩子爸爸問起孩子前一天的情況,爸爸說:
「昨天晚上吃飯,孩子總是離開桌子,到處溜達;
玩游戲的時候,一興奮就蹦蹦跳跳,跟他說這樣會影響樓下的人,也不聽;
做了很長時間手工,最后不收拾桌子;
刷牙洗漱已經很晚了,還糾纏著讓我給他講故事。」
在爸爸的描述中,孩子似乎是一個調皮、頑劣、不懂體諒父母的孩子。
然而,孩子的媽媽卻提供了另外一個版本:
「孩子一回家就會跟媽媽擁抱,說‘我好愛你’;
吃飯的時候,確實離開兩三次,但晃悠一下,不用提醒,自己就回來了,這已經很有進步,以前最多他會離開七八次;
孩子玩游戲主要是在沙發上跳,偶爾一兩次才跳到地上;
做手工的時候,特別投入,狀態很好,做得很細膩,很有美感,做完心滿意足。然后自己主動去刷牙洗漱了;
孩子要聽故事,但我們都沒答應,孩子也沒生氣,就睡覺了,很好說話。」
滿眼都是孩子的缺點,往往是父母出現了問題。
你只看得見孩子的缺點,孩子就真的越來越糟糕;你越是關注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,孩子才會越變越好。
著名的「人才魔術師」蔡笑晚育有6個子女,其中5個是博士,還有1個是碩士。
談起自己的教育經驗時,他給出了10條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。
其中一條就是「盡量找出孩子的優點,給予積極的鼓勵」 。
只有被父母欣賞和肯定的孩子,才能擁有自信和動力,從而獲得勇往直前的驅動力。
童話大王鄭淵潔12歲那年,老師給大家留了一篇命題作文,《早起的鳥兒有蟲吃》。
但小鄭淵潔卻另辟蹊徑,寫了一篇《早起的蟲兒被鳥吃》。
老師覺得他故意搗亂,不但罰他重寫,還讓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一百遍「鄭淵潔是最沒出息的人」。
這件事被鄭淵潔的父親知道后,父親并沒有揪著兒子的錯誤不放。
反而從兒子的檢討書中,看出了他的寫作天賦,并表揚了他。
被肯定的鄭淵潔,也從此愛上了寫作。
多年來筆耕不輟,最終,成了著名的童話大王。
教子十過,不如獎子一功。
再糟糕的孩子身上,都有好的一面。
作為父母,不斷地發現亮點,陰暗的地方才會變得越來越少,孩子才能頂著自信和陽光肆意生長,活出自我。
紀錄片《鏡子》里有句獨白:
「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,父母就是作畫人,白紙變成什麼樣,關鍵在父母。」
修行耳朵,懂得傾聽,你就有了讀懂孩子內心的能力;
修行嘴巴,好好說話,你就收獲了和諧親密的親子關系;
修行眼睛,看見孩子的優點,你就得到了一個缺點越來越少的孩子。
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對自己的五官負責,不斷修煉,給孩子一個美好光明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