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從何時起,媽媽們在逛街的時候,關注的商品從女裝變成了童裝,也不知道從何時起,媽媽們的化妝品開始束之高閣,購物車里滿滿當當的都是孩子的用品。也許,這些改變,都是在成為媽媽之后。
媽媽這個角色在大家眼里,是無私的,是犧牲、是奉獻。
其實,媽媽這個角色,只是女性眾多角色中的一個,女性即使在當了媽媽之后,照樣也可以打扮自己,也可以照樣光彩照人。
寶媽瀾瀾在有孩子之前最喜歡研究的就是美妝,每天都會化個精致的妝容美美地出門。
而有了孩子之后,由于育兒的開銷較大,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巴巴的。瀾瀾已經很久沒有給自己購置新衣服了,更別提購買那些昂貴的護膚品、化妝品。
雖然生活的質量大不如前,但是瀾瀾在孩子的衣食住行上面,完全不會吝嗇。
給孩子穿的,永遠是最新款的衣物,給孩子買的,永遠是最熱門的玩具。
在她眼里,孩子是最重要的,怎麼虧待自己也不能虧待了孩子。因此,她就像很多平凡的媽媽一樣,把最好的給孩子,把潦草留給了自己。
這天,瀾瀾像往常一樣送孩子上幼兒園,突然她在人群中聽到了小朋友的嘲笑聲:「琪琪,這是你媽媽還是你奶奶啊?」
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刺耳的笑聲,瀾瀾抬頭一看,琪琪媽媽尷尬得羞紅了臉。原來,琪琪媽媽由于昨天睡得晚了,忙著給孩子拾掇,自己的頭髮也沒梳,素面朝天,直接穿著個睡衣就來送孩子了。
琪琪媽媽生琪琪的時候年紀就比較大,再加上沒有怎麼打扮自己,整個形象就顯得比較潦草,看起來沒有精氣神,也難怪同班的小朋友們會這樣嘲笑她。
雖然今天小朋友們嘲笑的對象并不是自己,但是瀾瀾的心里卻不好受。回到家,她對著鏡子里的自己看了又看。
不知道從何時起,她的臉上出現了很多雀斑,也不知道從何時起,她的發間冒出了幾根白髮。
再看看自己的衣服,最常穿的幾件永遠都是寬大的休閑款,怎麼舒服怎麼來。
以前那個精致的女人哪去了?琪琪媽媽今天的遭遇,以后會不會在自己的身上重演?瀾瀾的心里五味雜陳。
很多媽媽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非常精致,而自己每天卻是蓬頭垢面、不修邊幅的。她們花了很多的精力與財力在孩子身上,卻總是忽略了自己。
其實,她們沒有意識到的一點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,就是「愛打扮」的媽媽和「不愛打扮」的媽媽,養出來的孩子有很大的差距。
而在這點上,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們最有發言權。
曾經有個幼師的朋友和大家直言不諱道:「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媽媽是最漂亮的,當那些媽媽化個美美的妝,穿上高跟鞋來接孩子的時候,孩子看到媽媽的眼神都會不一樣,滿是激動。」
這并不是孩子愛慕虛榮,愛美是每個人的天性,孩子也不例外。他們自然是希望自己最愛的媽媽,能夠是光鮮靚麗、美麗動人的。
「愛打扮」和「不愛打扮」的媽媽,養出的孩子在這些方面有著較大的差距
◎孩子的審美能力有差距
媽媽是否愛打扮往往會影響到孩子的審美能力,有的媽媽自己不修邊幅,卻想給孩子打扮得時髦、洋氣,往往會背道而馳。
比如有個朋友自己穿著樸素,卻給孩子買最時尚的衣服,但是她發現孩子并不珍惜這些衣服,每天出門之前孩子是整整齊齊的,回到家之后卻是邋里邋遢的。
因為孩子的審美能力受到媽媽的影響很大,媽媽平日里不講究,不懂得「打扮」自己,孩子也會和媽媽一樣,對自己的外表、穿著打扮不在意。
而那些將自己打扮得精致的媽媽,往往會養育出一個「精致」的孩子。
這里的「精致」指的并非是穿名牌,這里的「精致」指的是即使是一件簡簡單單的衣服,孩子也能夠穿著得體,講究衛生,注意自己的形象。
◎孩子的自信程度有差距
雖然說嘲笑別人是不正確的,但是孩子有時候是會「以貌取人」的。其實不僅是孩子,大人們對人的第一印象很多時候也是建立在外貌的基礎之上。
捫心自問,誰不想自己的媽媽是光彩照人,美麗動人的呢?因此,當「愛打扮」的媽媽出現在學校門口的時候,孩子是自信的,是為之驕傲的。
而那些媽媽不愛打扮,邋里邋遢,穿著睡衣甚至戴著圍裙來接孩子,會讓孩子覺得「丟面子」,甚至產生自卑心理。
所以,為了孩子的自信心,寶媽們最好可以擠出時間,好好地打扮自己。
其實,寶媽們化個簡單的淡妝,穿身干凈的衣服,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,也花不了太多時間,所以,別為自己找借口,快行動起來吧。
◎孩子的未來發展有差距
「愛打扮」的媽媽,很多時候都是自律的媽媽,她們沒有被生活的瑣碎打倒,即使很忙碌也會抽出時間把自己變美。而那些蓬頭垢面,不修邊幅的媽媽們,很多時候是因為不夠自律。
自律的媽媽往往會培養出自律的孩子,因此,那些「愛打扮」的媽媽,培養出來的孩子以后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,講究服裝的搭配,生活精致且自律。
擁有了這樣的習慣,媽媽們還愁自己的孩子未來發展不好嗎?
寫在最后
寶媽們愛孩子,更要愛自己,因為一個自律、精致的媽媽,對孩子的各方面會有深遠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