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如果有一個新女性,
又漂亮又漂泊,又迷人又迷茫,又優游又優秀,又傷感又性感,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,
一定不是別人,就是胡因夢。」
1
李敖第一次見胡因夢,他44歲。
她26歲。
美貌絕倫。
她當時與林青霞齊名,被譽為台灣第一美人。
顏值逆天,
才學兼具。
如果說,林青霞如畫,胡因夢如霧。
她有一種朦朧的、神秘的,也是內秀的美。
遇見如此佳人,李敖一見,立即有了賊心。
他見色起意,馬上邀約。
去的地方,也極有心機——帶她去金蘭大廈的家里,檢視自己的十萬冊藏書。
胡因夢是才女。
閱讀量驚人。
一直以來,她都是李敖的讀者。
所以此舉太「壞」了。
一來是私密場所,又是李敖的場地,主動權全在他掌握中,三來能無限抬高自己,正對美人口味。
果然,坐下來,言語越來越曖昧。
興起之時,他不由分說,吻了她。
但此時,李敖已有女友。
她叫劉會云。
兩人相戀10年,情深義重。
山盟海誓不用說,李敖曾說,我對你的愛,是百分之百。
但遇見胡因夢,他什麼承諾都忘了。
他對劉會云說:「是,我愛你是百分之百,但現在來了個千分之千的,所以你只能回避一下。」
劉會云當然憤怒。
李敖此時想了一個辦法,他拿出210萬台幣給她,作為天價分手費。
劉會云同意。
遠走異國。
1980年夏天,李敖高調迎娶胡因夢。
才子佳人,美滿無雙,祝福鋪天蓋地。
但美滿,只是假象。
事實上,裂縫從劉會云離開,就已經開始。
李敖因為210萬分手費,一直不甘。
他左右琢磨,如何討回這筆錢。最終,把主意打到了胡因夢母親身上。
他去對父母說:「你出210萬,給你女兒做彩禮。」
父母大怒。
李敖繼續說:「如果你真愛你女兒,也該拿出210萬的相對基金才是。」
母親此時已感到,李敖此人,不是良人。
她勸女兒回心轉意。
但胡因夢已經一頭扎進去,管不了其他。
她覺得,李敖的出現,彌補了內心對父親的渴望,滿足了她對愛的需求。
「他是我想象中的救贖者。」
至于210萬,也給了,以為愛能解決一切。
但一個錙銖必較的人,能帶給婚姻的,痛苦遠大于幸福,傷害遠多于溫暖。
兩人走近以后,矛盾與日俱增。
美人成庸人。
偉人成敵人。
他們互相看不順眼,也互相不適應。
結婚115天后,兩人簽署失婚協議。
一場童話婚姻,倉促終結。
2
為什麼三個多月,就迫不及待要失婚?
原因眾多。
用李敖的原話說: 「同居者的眼中,沒有美人。」
胡因夢為他補了上半句:「同居者的眼中,既沒有偉人,也沒有美人。」
兩人分得并不體面。
官司打了好幾年。
而李敖在此后漫長的幾十年里,都在辱罵胡因夢。
有一度,我專門找了《李敖有話說》來看。確實,面對前妻,李敖表現出來的小氣與狹隘,讓人大跌眼鏡。
他不僅罵胡因夢。
連同胡家父母一同辱罵。
聽得人心驚肉跳。
而大師一直反復地說:前妻是種可怕的動物。那麼,前夫呢?
其中罵得最荒唐的,就是說她在馬桶上因便秘,面紅耳赤,極其尷尬。
而這一幕被李敖看見。
他頓感幻滅。
「原來胡因夢不過是個凡人。」
生出崩塌之感。
而李敖呢?他是個好人嗎?
當然不算。
他霸占友人財產,百般抵賴不歸還。
他控制欲強,會因胡因夢外出跑步,懷疑她亂勾搭男人。
有一回,兩人坐在車里,正要開車上復旦橋。
胡因夢說:「我想分手。」
他氣急敗壞,揚言要撞安全島同歸于盡。
胡因夢不動聲色。
李敖看她沒反應,便打消了同歸于盡的念頭。
他善妒,不體貼,不解風情,行為怪異變態。
他會在臥室正上方,安一面特大圓鏡子。
正對著床。
在床上親密時,他的注意力,根本不在伴侶身上,而在鏡子里的自己身上。
她感受不到他的愛。
而展現愛,對李敖來說,是件羞恥的事。
他想要征服,而非親密。
想要掌控欲,而非幸福。
就像胡因夢便秘這件事,被李敖在各個場合,提過十萬八千次。
之所以將「私密」隨意拿出來「溜」,是因為李敖覺得, 胡因夢是「戰利品」。
不是「真人」。
胡因夢一生隱忍,處處體面。
對此,也不過淡淡說了一句:「我只是常人而已。」
之后他們對簿公堂。
因財產分割。
也因舊愁新恨。
兩人徹底成為敵人。
3
撕逼多年,官司多年,有人好奇,就真的不念舊情嗎?
應該也有的。
失婚后不久,李敖發表了令人蕩氣回腸的四點聲明。
他說:
「羅馬凱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敵人行刺的時候,他武功過人,拔劍抵抗。當他發現在攻擊他的人群里,有他心愛女人布魯塔斯的時候,他對布魯塔斯說:‘怎麼還有你?’
于是他寧愿被殺,不再抵抗。
一、胡茵夢是我心愛的人,對她,我不抵抗。
二、我現在宣布我同胡茵夢失婚。對這一婚姻的失敗,錯全在我,胡茵夢沒錯。
三、我現在簽好失婚文件,請原來的證婚人孟祥祠先生送請胡茵夢簽字。
四、由于我的離去,我祝福胡因夢永遠美麗、不再哀愁。」
但事實是,他并沒有不抵抗。
他挑起戰爭,爭斗30多年。
不依不饒。
不休不止。
再之后,兩人之間,只剩刀光劍影,令所有人目瞪口呆。
再再后來的某一天,他打電話給胡因夢。
「因因,我們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。」
胡因夢說:「我們回不去了。」
她后來在自傳中寫過這件事,說這更像一個陰謀。
當李敖開口時,她有過瞬間感動,甚至覺得這段感情,確實也有不能釋懷的地方。
但就在即將動容時,她覺察到,李敖在對面錄音。
留證?
又當成戰利品?
馬上警惕,話鋒一轉,談到房產糾紛問題。
經歷過明槍暗箭的閃婚閃離,胡因夢一度 暴瘦到只有44公斤。
肋骨猙猙。
后來,兩人又打了好幾年官司,好幾十年的口水官司,才慢慢偃旗息鼓。
李敖一生,結過兩次婚。
這是第一次,也是最短的一次。
但他也惦記了一生。
2018年的夏天,李敖正在彌留之際。他在遺愿中,表示想要再見胡因夢一次。
這個他以千分之一千愛上的女人,罵了一生的女人,竟成了他臨終前最后的牽掛。
當然,這是后話。
彼時,他正急于去美國,找回劉會云。
這也是他當年對劉會云、胡因夢說過的:
因為要和胡因夢結婚,劉會云去美國「暫時避一下」。注意,是暫時避一下。
至于為什麼暫避。
李敖是這樣對胡因夢解釋的:「你這人沒個準,說不定哪天就變卦了,所以需要觀望一陣子。我叫她先到美國去,如果你變卦了,她還可以再回來。」
而現在,新歡散了,舊愛不能也沒了。李敖覺得,總要抓住一頭,不是嗎?!
4
1985年,李敖離開了劉會云。
離開了鶯鶯燕燕花花朵朵。
在失婚4年后,遇見小31歲的王小屯,再之后,走入婚姻。
他繼續他的風流與多情。
哪怕到了70多歲,依然在《康熙來了》里亂撩女人。
而胡因夢終身未曾再嫁。
在她50歲那年,李敖送來50朵玫瑰,提醒她:你再美,也已經50歲了。
胡因夢60歲,李敖又在微博上寫道:
「沒人看到60朵花謝,豈非禮之大者?」
言下之意,送花不是為了懷念,而是為了讓胡因夢看到60朵花謝。
對于李敖的反復辱罵、糾纏,胡因夢說過一句話: 「只有恨的本身才是毀滅者」。
她放下恨,走上自己的路。
她退出演藝圈,
到世界各地游學。
她去了紐約,去藝術家云集的格林尼治村,去爵士樂咖啡館,去蘇荷區,就是那種類似北京798藝術區的廠房區,那里畫家,畫廊、波西米亞風的住宅,星羅棋布。
同時翻譯大量心理學專著。
也在這個過程中,也療愈自己的匱乏和恐懼。
她愈發寧靜平和,修自己的心,療自己的心。
之后,她仍然是「女神」。
只是獨來獨往。
有人渲染她身邊男伴不斷。
她自揭老底:「自從進了演藝行業后,幾乎沒有私生活可言。」
「十幾年的時間里,與異[性☆生☆活]在屋檐下的時間還不到兩年。母親守了三十多年的寡,自己大部分時間也是寡宿。」
人生走過千山萬水之后,一晃,幾十年過去了,胡因夢也老了。
再回想那三個月,不覺恐懼。
不覺遺憾。
只覺得詫異。
「那三個月的瓦解令我深感震撼,我暗自思索:人怎麼可以把自己的命交到別人手中,怎麼可以連站都站不穩了?這樣的緣我寧愿不要。」
而面對李敖,她逐漸清醒平和。
她看見他的虛弱與無力,也看見他的無畏與勇氣。
她說:
「李敖帶給我的啟示就是,他是這樣地大膽,勇于做自己,所以我羨慕他那種人格特質。
相處之后,發現有很多的糾結。
最主要就是我發現,我必須要活出那個特質,而不是通過間接地崇拜來完成自己。」
2018年,李敖離開人世。
胡因夢總結這段往事,帶給她的覺知:
「人世間你不可能遇到的,都是和諧的事。
當你遇到不和諧事情的時候,你也要有勇氣面對,面對那種混亂、對立、仇恨。
再慢慢從中把仇恨和對立化解。
但是你要忠于事實。
這場婚姻,讓我學習到這一點。」
是啊。
存在與愛,始終是人類最艱難的課題。
但真愛不是依賴、占有欲,也不是欲望或娛樂,它往往是在感覺消退后,才翩然而至的。
可惜,她沒有等到,李敖也沒有。
她的救贖者,終究成了她的噩夢。
但人間最美麗的修行者,依靠自己的力量,走出黑暗的情感深淵,看見另一番風景。
并在風景中,活出自在的余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