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式住宅中很少會看到豪華的裝飾元素,大多以淺色系為主,簡簡單單。看上去確實沒有絲毫檔次感,甚至從部分人的角度來看有些簡陋。但不得不承認,日式住宅確實在實用性這一角度自成一派,這種「功能美學」,不在于表面看上去養眼,更多在于實際用起來舒心,其實,這從日式家居中的一個小角落就能體現出來。
今日,參觀了這個日本女主家中的小小洗漱區,終于發現,這個看起來簡陋的空間,用起來卻更順心,我家雖說更上檔次,但敗在了細節上。到底為什麼?差別其實都在文章中的細枝末節處,一起看看吧~
▲洗漱區全景
屋主sakko的家是典型的三分離衛浴,洗漱區的面積不大,這里屬于干區,功能上合并了洗衣房。
細節1:入墻式龍頭,細節2:一體式台盆。
其中,一體式台盆幾乎是日式住宅洗漱區的標配,台面不需要太多置物的空間,減少物品的堆砌和縫隙的產生,打掃起來會方便很多。入墻式龍頭對五金件質量的要求很高,而且造價更貴,但是不僅美觀好看而且打掃起來非常方便,日常隨手一擦干凈整潔。
細節3:收納做到精益求精
浴室柜的第一層主要存放使用率更頻繁的小物件,例如吹風機。不用的時候會折疊好放在柜子當中,搭配一個小夾子把電線整理起來,這種良好的生活習慣,也是影響洗漱區日常使用舒適度的關鍵所在。
左側富余空間則用兩個收納盒分別存放不同度數的隱形眼鏡,因為是日拋款,所以每天都會取用。
細節4:巧用收納盒分裝物品
台面幾乎很少看到雜物堆砌,實際多數工具都存放在柜子內,柜內采用不同規格的收納筐把物品進行分類。例如,洗衣用品集中存放在一個盒子內,消毒物品集中存放在一個盒子內,這樣平時取用的時候,可以直接把整個收納盒拿出來,整理起來很方便,存取也更順手,真心一目了然。
細節五:標配鏡柜
日式住宅中,基本會標配鏡柜,目的很簡單,就是把儲物功能最大化,鏡子背后能存放超多零碎物品。鏡柜我們國內普遍也有很多家庭使用,沒什麼稀奇的。不過日式鏡柜多數還帶有額外的功能,例如,鏡柜底部可以看到有額外的小開關、小插座,日常使用更為靈活。有些還帶有防霧功能,可以加熱鏡子表面,從而水蒸氣不易模糊鏡面,日常使用起來會發現順心很多。
鏡柜內,存放了大量的生活常用護膚品,細節上。屋主家的鏡柜分為三個柜門,所以平時取用護膚品的時候也很方便,打開一個鏡子,還有另外兩個鏡子,不必急于關閉,從動線上來說幾乎沒什麼取物阻力。
細節6:托盤式隔層
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學習的設計細節。鏡柜內部的收納空間,沒有固定的隔板,可以看到兩側帶均勻分布的凹槽,配合可拆卸的收納托盤,可以靈活的拆卸安裝。這樣,不論你購買什麼規格的護膚品,都可以自由配置內部收納空間,非常靈活。可以保證空間利用到極致。
還是要提到收納盒,日式收納真的是把物品分類做到極致。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洗漱區,也要把常用的護膚品嚴格分類,例如,面膜就會單獨存放在一個收納盒里面,這樣在選款的時候會更節約時間。
細節7:靈活使用懸掛式收納
例如,鏡柜側面,因為是金屬材質,所以選擇了用這種磁鐵掛鉤,增加實用性,屋主平時常用的橡皮筋就可以隨手掛在左側。
柜門背后的空間也是絲毫不浪費的,把常用的牙刷牙膏懸掛在這里,日常取用的時候真的非常方便。
這里用到的是一種很便宜的免釘掛鉤,背后的膠很牢固,以后撕下來的時候也不會附著在柜子上。可以在牙膏尾部搭配一個小夾子,然后把牙膏掛在鉤子上即可。右側的牙刷選擇了是類似,繞線器的一種掛鉤。
牙刷也有專門的壁掛器,用完后隨手一放,十分方便。
細節8:夾縫收納
如果洗漱區會帶有一些邊角的「夾縫空間」也要妥善利用。選擇了尺寸規格類似的收納小推車,網購回家可以自由組裝。平時常用的替換毛巾就可以存放在這里。側面掛上小網兜,用來存放洗衣網。
最底部常備一個收納筐,用臟之后的毛巾,可以隨手放在最底部的收納筐當中,最后集中清洗,從便利程度來說,這里距離洗衣機的位置最近,非常節約時間,效率很高。小推車底部帶有輪子,平時打理角落灰塵也很方便,不需要搬來搬去,只需要輕輕抽動即可。
夾縫區域的頂部,可以輔助「伸縮桿」來進行物品存放。伸縮桿依靠擠壓的形式可以固定于狹窄墻體的中間。輔助S型掛,可以常備一個紙巾包。把平時常用的純棉擦臉巾、紙巾放在里面,抽取方便一目了然。
細節9:善用清潔工具
洗漱區的洗衣機側面,安裝了免釘把手,在這里可以存放清潔噴壺,以及抹布,日常使用洗衣機之后,隨手擦拭一下。
屋主用到的這款抹布是在日本很火的「魚鱗布」,它的吸水性特別強,在擦拭物體表面積水的時候,可以做到瞬間吸水不留痕。
做工扎實,不掉毛絮,表面魚鱗紋路有較強的清潔能力。尤其在擦拭水龍頭的時候,可以減輕水垢積累,把龍頭擦得蹭亮如新。
說在最后:不難發現,看似很簡單的日式洗漱區,實際上藏著太多細節的生活智慧。每一個細節,都秉承著用起來最順手,最簡單的「功能美學」。不是我們想不到,不是我們不會用,多數之后只是我們沒有在居家生活這件事上用心太多。希望今日的文章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參考,感謝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