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學家康德說:
「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,雖然有些我并不認可,但我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。」
這個世界上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你不能要求別人都認可你,你也不可能會喜歡所有人。
面對討厭的人,最高級的處理方式,不是大發雷霆,也不是惡語相向,而是下面這3種方式。
1.無視,遠離他
詩人李敖曾說余光中是「馬屁詩人」,還改編了余光中的一首詩來嘲諷他:
悲哀的馬屁,臭臭的馬屁,為你而拍,
悲哀的新詩,無恥的新詩,為你而寫。
本以為會怒火中燒的余光中,卻像沒事人一樣,不理不睬,不予回應。
于是,就有人問余光中為什麼要保持沉默,他卻笑著說:
「這說明,他的生活不能沒有我,而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。」
層次不同,很難溝通,除了白費心力,一無可取,倒不如保持沉默,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。
朋友李文常常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,和婆婆爭論不休,丈夫剛開始還從中調和,隨著次數的增多,丈夫也干脆甩手不管了。
李文一邊和婆婆爭吵,一邊對丈夫心寒,她說,自己都快變成一個潑婦了,如果不是為了孩子,早就失婚了。
后來,夫妻倆帶著孩子回老家上學,婆婆一個人在外地工作,李文發現自己的生活突然變得豁然開朗。
自己很少發脾氣了,丈夫也重新變得體貼,和婆婆一年通不了幾次話,也沒什麼可吵的了。
有時候,與觀念不同的人爭吵,是分不出黑白,爭不出長短的,除了影響自己的心境,還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。
與討厭的人爭吵,最恐怖的結果就是把你自己,也變成了你討厭的模樣。
及時清醒,心境開闊了,才能回歸本我;及時抽離,距離遠了,矛盾才會看不清。
2.適應,學習他
聽過一句話:無論你遇見誰,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,都有原因,都能為你上一課,這個人一定會帶給你些什麼,或驚喜或成長。
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,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,出現在你生命中的每個人,無論你多討厭他,都不得不承認,他一定也有可取之處。
如果躲不過,不妨試著與他相處,你一定能發現他的閃光點,并從中受益。
小張剛進公司時,和大多數人一樣,很討厭主管,覺得他狂妄自大,脾氣暴躁。
但小張很需要這份工作,不能任性辭職,就只能硬著頭皮任由主管咆哮。
沒多久,小張就變了,他開始積極跟著主管跑業務,因為他發現主管的業務能力著實不一般,說句舌燦蓮花也不為過,上下嘴皮一碰,客戶就被拿下了。
于是,小張默默壓下對主管的怨懟,偷偷向他學習,沒多久小張就升上了小組長的位置。
我們無法掌控別人的行為處事,卻能改變自己,既然不能求同,那就試著存異,從對方身上找到閃光點,并化為己用。
《魏書·燕風傳》中有言:「輕行速行,因敵取資。此南方所以疲敝,北方所以常勝也。」
一個成熟的人,不會被情緒左右,而是客觀地看待事物本身,懂得取敵人之長,補自己之短。
3.超越,甩開他
楊絳翻譯過一句詩:「我和誰都不爭,和誰爭我都不屑。」
與其斤斤計較,浪費時間和討厭的人一爭長短,倒不如不予理會,以退為進,默默超越他。
當你更上一層樓,你們就不在一個圈子里了,你甚至都不屑去討厭那個人了,因為你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。
有句話叫:今天你對我愛理不理,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。
大學時,為了合群,我成天和舍友們一起窩在被窩里追劇,打游戲,而另一位舍友,則不顧大家異樣的眼光,成天泡在圖書館里。
每當舍友們吐槽那個舍友是個異類時,我都慶幸自己當時的識時務。
直到畢業,我發現我的大學除了不寂寞,什麼也沒留下,而那個「異類」 ,卻完成了四六級考試,考了教師資格證,會計師資格證,以及駕照。
就這樣,那個被我們討厭的人,把我們這些討厭的人,遠遠地甩開了,到了一個我們觸不到的高度。
面對討厭的人,心生厭惡,是本能,能夠泰然處之,則是本事。
人生很短,我們還有很多事沒做完,別被討厭的人耽誤了時間。
面對討厭的人,不必曲意逢迎,也不必深惡痛絕,最高級的處理方式就是:
視而不見,及時抽離;擇善而從,學習優點;提升自我,步步登高。
看過一句話:無論你走到哪個圈子里,遇到討厭的人的機率都是基本相同的。即使你屏蔽了這個,一定會有新的補上來。
既然躲不了別人,那就放過自己。
當你不再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,停止無意義內耗時,你會發現,所遇皆良人,所到皆坦途。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