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還有什麼東西不知道,就應當永遠學習。
人生道路上,學習是一個永久的話題。
下至孩提,上至耄耋無不力學不倦。
1.
但現在的孩子們對于學習卻是叫苦連天,一提到學習就像是如臨大敵。
思想谷教育與全國多家教育科研機構作了一次聯合調查,調查表明,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且心理負擔較重的約占 81.62%。
這部分孩子認為學習很苦,不愿意吃學習的苦頭。
直到畢業,終于可以卸下學生的身份,變成夢想的大人模樣。
在燈紅酒綠,觥籌交錯,推杯換盞中來回穿梭。
然而,突然有一天,你會不會問自己一句,我的人生,怎會如此?
曾經有個關于Cardi B的視訊,被無數網友點贊。
在演唱會上她告訴大家:我知道上大學的時候很難,特別是看到社交媒體上的那群「有錢人」,你就會覺得在學校學習沒有動力,你想去當久保掙錢,你想去當網紅模特,你感覺他們個個能掙大錢。
但實際上,他們都希望自己像你一樣聰明,他們做夢都想要你的學歷。
所以,不要失去信心和動力,堅持住!
她面對著一群學生,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他們:自己輟學走了的每一天,真的想的都是,我的媽呀,在外面拼命太苦了。
學習苦,卻只苦一陣子。唯有苦過,方知讀書的甜。
2.
學習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,提升我們的格局;學習可以改變命運,打破固有的思維方式;讀書是攝取知識的最佳方式。
生活的苦大多是可重復的,而人的適應能力非常強,持續經歷同樣的苦時間久了,痛苦的體驗和效應會逐漸減弱,讓人進入習慣性無助的狀態。
這種狀態雖然不是特別舒服,但久而久之也不會特別難以忍受。
但是,學習的苦是非重復性的。
學習本身就是認知邊界不斷擴寬的過程,需要你主動思考和汲取。
而學習的內容往往是循序漸進,不如生活的苦那樣重復,所以你無法進入麻木的狀態,而是需要不斷面對新的知識和學習目標。
覺得讀書很苦很累,擺脫學生身份進入社會被社會毒打之后,你會發現生活更苦。
有時候,學習的苦和沉重的生活比起來,也許就是雞毛蒜皮。
沒有誰愿意吃真正的生活里的苦,對于那些想讓生活變得更輕松的人來說,學習才是最容易走又最有用的那條路。
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,形形色色,包羅萬象。
作為領導要運籌帷幄,決勝于千里之中,作為員工更要兢兢業業,力爭上游。
為人處事,左右逢源更是不易,能力越大,職位越高,所承擔的責任與風險就更大。
3.
而這些,都需要腦中的儲備知識去供給, 胸中無墨,難有前途。
只有不斷的更新學習,才能有立足之地。
還記得徐孟南嗎?一位2008年大學聯考交白卷的少年。
和同齡人一樣,他也被應試考試折磨得喘不過氣來。
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,堆積如山的作業題目。
看到這些,徐孟南便感覺頭皮發麻。
2008年6月7日大學聯考第二天,徐孟南在他的大學聯考試卷上沒有任何答題結果,反而只留下了自己的的名字叫徐孟南,以及卡號,在考試卷的空白處,他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。
最后當160分的大學聯考成績單被學校郵寄回去后,父母才了解到真相。
盡管對兒子很是失望,可事情已經發生了,他們也無可奈何。
隨后,徐孟南踏上了打工之旅。
跟隨著家鄉親友,他曾當過流水線工人、擺過地攤,還開過廣告店。
在社會上,他闖蕩了許久,經過無數歷練。
幾年下來,他只是勉強維持生計。
2011年,徐孟南迎來了高光時刻。
通過網絡,他開設了一家淘寶店,半年時間里,他又掙得了幾萬塊。這個時候,他又執著于昔日的大學聯考成績。
2018年3月,徐孟南重返考場。
經過復讀以后,他被一所大專院校錄取。
轉眼之間,3年的大學時光已經過去了。
而今,徐孟南的日子依舊過得普通,這樣的一個大齡青年,縱然拿到了大專文憑,他也沒有了明顯的競爭力。
4.
徐孟南說:「我叫徐孟南,2008年大學聯考我交了白卷。打工九年后我報名2018年的大學聯考,分享我的故事希望你們別走我的彎路。」
有些人在上學期間,不知道努力學習。
剛剛國中畢業,就不再走進校門,提前步入社會大課堂。
沒有足夠的知識武裝頭腦,為了謀生,辛苦勞累也賺不到多少錢。
總在悔恨自己沒有抓住美好的學習時光,這些人過得真的很辛苦。
當你受不了學習之苦,那就會受到享不盡的體力之苦。
當今社會很現實,沒有好的文憑,注定找不到好的工作;沒有優越的工作條件,怎麼能夠生活不辛苦?
學習的苦遠比你想象中要輕松,當你學習的足夠優秀時,你便有能力給身邊人帶來歡樂,為他們解答疑惑,你把萬千世界的奧秘講給他們聽,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。
學習好似一片沃土,只要辛勤耕耘,定會有累累的碩果;如若懶于勞作,當別人跳起豐收之舞時,你已是后悔莫及了。
「莫等閑,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」好好珍惜學習時光,因為這段時光會在未來的日子里讓你閃閃發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