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Netflix日劇,制作費高達9億日元,擁有超強卡司,觀眾期待了一年,終于上線,卻遭遇口碑兩極分化。
有人批評:劇情拉胯,爛俗狗血,人設單薄。
還有人罵:渣男!想著初戀還去約炮,這片專治戀愛腦吧。
即便如此,它依然有網站評分8.3分,令很多觀眾潸然淚下:
《初戀》
16歲的并木晴道,愛上了16歲的野口也英。
野口是校花,學習好體育好,很多男生都喜歡她。
相比之下,并木太普通了。
為了引起野口的注意,并木總是假裝不經意地晃到她面前,幫她拿東西,刷存在感。
但即便這樣,女孩似乎依然對他印象模糊。
并木覺得,野口這樣優秀的女孩,大概是不會喜歡自己了…
然而,他錯了。
那時候的高中校園,天台是表白勝地,時不時地,就有男孩拉著女孩上來,表明心意。
而這些,全被躲在天台抽煙的并木看到了。
女主角里,當然少不了備受歡迎的野口,只是每一次,野口都會拒絕對方…
這一天,并木再次看到,有男生拉著野口上天台。
只是太過羞澀,那男生憋了半天,竟然問:你最喜歡吃什麼?
野口還在猶豫怎麼回答,男生卻因為太緊張,跑了。
并木忍不住笑出了聲,他對野口喊話:我覺得如果問別人最喜歡吃什麼,就代表喜歡這個人,對吧?
沒想到,野口點點頭,然后抬頭問道:并木同學,你最喜歡吃什麼?
并木和野口,就這樣在一起了。
他們一起度過了美好的高中時光,畢業了,野口去東京上大學,并木去當兵,但他們相約,即使不在一個城市,也要好好相愛,等待重逢的那一天…
但一場意外,讓彼此的承諾徹底瓦解…
Netflix日劇《初戀》,于11月24日一次性放出,一共9集。豆瓣評分8.3。
劇集講述了一對戀人在90年代相愛,因為一場交通事故,女生失憶了,兩人就此分開,各自經歷種種,十九年后再度相遇,一個是單親媽媽,一個正準備結婚…
重逢的那一刻,野口沒有認出并木,她轉身離開,并木的眼淚流了下來…
劇情的靈感來源,是宇多田光的兩首歌曲:1999 年的現象級神曲《First Love》與暌違19年后推出的《初戀》。
《First Love》是宇多田光16歲時寫的,剛好契合劇中女主角野口的年紀。
有網友說:只有在十幾歲時的年紀,才敢說出「你將是我永遠的愛,就算在以后的生命中和誰戀愛也好…你將永遠是我的唯一」這樣的話。
誰能想到,光是這一點,就成了這部劇最致命的槽點。
First Love音樂:宇多田光
豆瓣上最熱門的一條評論是這樣的:2022年了,人類不用交通事故耳聾,也會自然和初戀分手的。
有順便內涵《靜雪》,我get到了
大家忍不住吐槽,又是交通事故失憶梗,你們日本人半生出走,歸來學韓國人是吧?
但大家更不理解的是,怎麼就放不下初戀呢?怎麼男主聽到《First Love》就繃不住了?對得起現任嗎?
在今天這個初戀幾乎都走不到最后的時代,在這個「智者不入愛河」逐漸成為主流聲音的時代,在這個善于審判渣男的時代,講一個人人都滿意的愛情故事,真的太難了。
即使全員演技在線,滿島光和佐藤健更是演技炸裂,即使攝影、音樂、氛圍感極佳,這部劇最終只拿到8.3這種平庸的分數,就是因為這些爭議。
滿島光失戀,哭著吃意大利面的那場戲,在我看來足以封神
說起來,同樣是與Netflix的合作,這幾年Netflix韓劇似乎比日劇成功得多。
就比如說去年大爆的《魷魚游戲》,其實Netflix日劇有個競品《彌留之國的愛麗絲》,但后者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前者。
《愛麗絲》的故事更燒腦,更講邏輯性,但相比起來,《魷魚游戲》簡單粗暴,名場面更多,更有對社會現實的探討,能引發更多人的關注河討論。
海報:《彌留之國的愛麗絲》《魷魚游戲》
韓劇,似乎與Netflix氣質天然契合,快節奏,反轉多,尺度大…
而優質的日劇,往往不是在這些方面取勝。
甚至有時候,日劇特別慢,靠無數的小細節,靠氛圍、色調、光影,去烘托人物的心境,呈現一個并不復雜的故事。
但日劇獨有的細膩、溫暖,同樣能打動無數觀眾。影視作品不就應該這樣,呈現多元嗎?
看得出,《初戀》有努力迎合Netflix風格的一面。
比如,一些看起來沒有必要的[[[[[[大尺度]]]]]]戲…
比如,采用時空交織的剪輯手法,讓故事顯得更緊湊,還增強了懸疑感。只是略顯混亂,大多數時候,讓人覺得是在故弄玄虛。
但拋開這些敗筆,有些轉場的鏡頭實在是太美了。
色彩鮮明的畫面,并非毫無意義。
比如說,野口來自單親家庭,媽媽含辛茹苦將她帶大,她家的色彩基調是藍色,偏冷色調。
而并木家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,家人日常吵吵鬧鬧,他們的衣服都帶點紅色,似乎在回應這個熱鬧的氛圍。
而一個個小物件,也都有意義:一束花、一支筆、一張電影海報、幾乎絕跡的隨身聽、一張車票…
許多前后呼應的細節,讓原本看似簡單的情節,變得豐富而雋永。
比如,第一集野口想給兒子買生日禮物,選到一支鋼筆,她提筆就寫下了「綴」字,那是她兒子的名字。
看到后面才知道,原來當年,爸爸送了她一支鋼筆,首先寫下的,也是她的名字。
吃鰻魚飯時,爸爸把鰻魚尾夾到野口的碗里,他說:做父母的都是這樣的。
多年后,野口也這樣,把蛋糕上的草莓、牛排最好吃的一部分,留給兒子。
愛不需要說出口,它就在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默默傳遞。
比如,野口作為單親媽媽,過著艱辛的生活,很多年沒有買新衣服。
兒子看在眼里,悄悄給她買了一件毛衣…
而在后面的閃回劇情里,我們才知道,野口的媽媽為了供她上學,也曾拼命打工,很多年都沒有買過新衣服。
衣服,是母親對孩子的愛,也是兒子對母親的愛,更是母親們努力生活的證據。
再比如,二十年后的戀人重逢,野口在洗衣店里睡著了,她夢見了什麼好吃的,竟然在舔嘴唇。
并木看得沉醉,我們只以為,那是單純的念舊。
直到故事的最后,原來,這睡著的憨態,跟當年初見時,一模一樣。
老實說,我并不覺得《初戀》是純愛劇,它沒有刻意美化初戀,甚至更逼近現實,愛情那麼脆弱,兩個人太容易走散了。
它分明在講的是,初戀經不起風浪,異地戀會漸行漸遠,年輕人那麼容易動搖改變。
如果沒有那場交通事故,他們也許早就散了,也不會那麼遺憾。
它分明在講的是,中年的失意與壓力,它講女性在婚姻里的弱勢,講年齡焦慮,講疫情之下的失業…
當年的自己,以為可以成為英雄,保護所愛之人,多年之后才發現,自己如此平庸而無能…
它分明在講的是,我們回望人生時,怎麼也無法抹去的,那些意難平。
而我們被打動,也是因為劇集幫我們回憶起那些年的自己:青春、單純,仿佛在愛情中,我們充滿了力量。
我們可以為了一個人,不講理性,不計較結果,奮不顧身。
愛情本身不會拯救什麼,但愛情中那個努力的自己,閃閃發光。
我們哪里是在懷念一段愛情,我們在意的,是那段還有夢想的日子,那個有無限可能性的自己。
有網友說:《First Love》這首歌,歌名中「first」,并不是指「第一次」,而是指「最重要的」。
不是所有的戀愛,都可以叫「First Love」,唯有遵從內心的本真,百分百的投入,才配得上。
有過這樣一段感情,不管結局如何,人生總會帶著一絲溫暖和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