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性別議題的日本著名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,在寫給艾薇女優出身的女作家鈴木涼美的書信中提到,「戀愛」是日本近代才有的譯詞。
「戀愛」再提純是「純愛」,根據小學館デジタル電子大辭泉的解釋,意為「純粹的一心一意的愛情」(純粋でひたむきな愛情)。
在影視劇領域,日本人也把純愛題材研究得特別通透,幾十年來留下了無數的經典作品。
同作為東亞文化圈的中國觀眾,也一次又一次被日本的純愛作品擊中,同時也影響了后來韓國、台灣、中國內地等戀愛作品的創作。
初戀
First Love
想必看到今天的標題,很多小伙伴就猜到了部屋君今天要說的是哪部劇。
兩年前,Netflix宣布將制作新劇 《初戀》(First Love),請到佐藤健和滿島光擔任主演,想必很多小伙伴和部屋君一樣就在翹首期待了。
當時滿島光說,自己在家中一下子讀完了劇本,馬上決定一定要接這部劇。
Netflix日本部門拍過多部不同類型的作品,這一次將「魔爪」伸向了日本人駕輕就熟的純愛領域,強強聯手確實令人期待。
此劇首映式上,主演光妹振臂高呼「讓日本的純愛劇沖向世界!」。
半個月前,這部劇在大家等了兩年后,Netflix終于上線,一次性9集上線,部屋君當時就第一時間做了資源分享。
很多小伙伴看完了,半個月過去這部劇也相當的出圈,看到最多的評論,用一個字概括就是 「虐」。
「基本和男女主同齡人,奔四了,還在為純愛流眼淚。」在《初戀》的評論區,有人這樣說道。
確實,《初戀》可能并非拍給正青春的人,而是拍給回望青春期的人,它也并不只是純愛片,更是關于人生與夢想的故事。
部屋君的想法是 「這種劇果然還是日本人會拍啊,這種題材真是拿捏得死死的」。
《初戀》在全球上線,在Netflix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榜單中,都位列第一,在評分網站IMDb上,有8.4的不錯評分。
對一部劇的評價是很主觀的東西,虐度和后勁因人而異,不同經歷的人看劇會有不同的感受,部屋君先說個人的結論:故事不算新穎,但在故事編排和制作,遠超一般作品。
下面部屋君從多維度展開說說這部劇,會盡量避免關鍵劇情的劇透,文章最后有本劇的彩蛋。
你如果看過了這部劇,或許會讓你對劇有更多的了解,或許會有一些新發現;沒看過也不影響,提前了解一些背景,或許看劇更有感覺。
初戀
First Love
本劇靈感源自著名歌手宇多田光的兩首神曲:1999年發行的《First Love》與2018年的《初戀》。
2018年冬天,日本Netflix內容操作部門總監坂本和隆在東京打車,聽到司機在車內大聲播放宇多田光的名曲《First Love》。
他詢問司機可否降低音量,結果司機回復道: 「宇多田光的歌曲就是必須大聲聽才有感覺嘛」。
他從司機意想不到的回答中,得到了直觀地制作這次企劃的契機。
《初戀》的拍攝自2021年4月中旬開始,一直持續到2022年3月下旬才宣布殺青。
九集的劇拍了一年,據說一集的成本是一億日元,也得虧是Netflix這種家大業大的金主爸爸,才經得起這種投入度。(一般黃金檔日劇的單集制作成本為3000萬日元~5000萬日元)
但慢工出細活,本劇在制作上幾乎是滿分,每一場戲畫面唯美,雙線敘事清晰輕巧,有著四兩撥千斤的溫柔力道,堪稱日本幾十年純愛影視劇史之集大成者,這些日本制作者算是把純愛玩兒明白了。
初戀,是給成年人看的
以宇多田光的兩首歌作為靈感,故事并不算復雜。
描述兩名高中生在1990年代晚期,情投意合之下成為彼此的初戀,后來一位去自衛隊以飛行員作為目標,一位上了大學,夢想出國留學。
雖然是遠距離戀愛,但他們心系對方,但看似浪漫美好的日子,卻因為一場意外,女孩失憶而分手,夢想也戛然而止。
男孩對女孩一直念念不忘,二十年后兩人重逢,此時的他們一個人已經離過婚且有一個兒子,另一個則準備訂婚。
兩人再次相遇,火花四濺,左右拉扯。
兩條故事線的青少年時期,很能喚起一代人對于千禧年前后的共同記憶。
除了宇多田光的名曲,還有《鐵達尼號》、CD隨身聽、萬寶路香煙、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等元素,共同構成了對于時代回憶的描摹。
「我也喜歡你,我第一次見面就喜歡你了」的雪地告白、「我們的相愛是60億分之一相愛的機率」的浪漫情話,諸如此類的橋段,都是很傳統的日式純愛美學。
而到了故事的當下這條先,男女主已經是40歲的中年人,他們依舊追求愛情,頗有幾分重塑愛情信仰的意味。
同時,這樣經歷了被社會和命運一定拷打的兩人,也帶出了成年人世界的種種辛酸。
少年時我們憧憬美好的愛情與夢想,到頭來摔得一身傷,不得不承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。
「不要逃避,哪怕受傷也要大步前進,笑對人生」,這是說過所有成年人聽的啊。
本劇的演員選用也有點意思,滿島光身上自帶的清冷敏感氣質,佐藤健冷峻輪廓,更符合平成時代中年都市男女的狀態。
二人一看就是經歷過破碎、搓磨、失敗的故事人兒,重逢后的欲言又止、反復拉扯、思慮過度,才顯得有說服力。
而少年時期則是選用了長相與佐藤健、滿島光沒有任何相似點的演員。
這種刻意的對比,讓人唏噓,少年時愛情一往無前,明亮炙熱,年長后人們對愛情的態度,則往往又是向往,又是遲疑,既逃不開心動來襲的炙熱渴望,又放不下過往失敗的灰心喪氣,進一步退兩步都是尋常事。
長大后,愛情不再是陽光下少年男女分享的一塊天藍色糖果,而是都市冷夜里一罐溫熱手心卻不舍得打開的玉米濃湯。
他們改變了對方的人生,以至于在對方的生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。然后又在風塵仆仆的時候,重遇了對方。
可能這部劇對于缺乏閱歷的人來說,會有很多想不通的地方,像是兩人看完天文展之后的微妙氣氛、那罐玉米濃湯有著什麼樣的意味,這些內容都交給觀眾去感受。
《初戀》還有加入了女主情竇初開的兒子的初戀,以此來 說明不管時代如何變遷,通訊交流的方式如何發展,人們對于「初戀」的心情是不會變的,它還是會不由自主的發生的。
編劇技巧極其巧妙
如果你是日劇日影的粉絲,這種題材的作品想必并沒有多少新鮮感,比如很多設定與生田斗真、新垣結衣主演的電影《花水木》相似。
取景和人設在日本影視中確實比較常見,外加還有失憶這種狗血橋段。
但它又一次打動了觀眾,因為這部劇的編劇有巧妙的劇情編排。
《初戀》沒有逃避純愛片的經典范式,但也沒有局限于此,它在敘事上找到了突破點。
一般一周播出一集的電視劇,很少會采用大量的時空交叉的雙線敘事,因為這會給觀眾帶來觀看障礙,在當今快餐文化流行的時代,這樣的編排可能會讓一部分觀眾沒耐心一周一周的追,早就以「故事混亂、人物關系復雜」而棄劇了。
但《初戀》是一次性全部上線的網劇,不過其實這種少年時代跟中年時代雙線描述的劇情,在日本的電影中并不少見。
與一般電影不同,《初戀》打亂了時間線,在現代的這條敘事按照時間線推進的同時,另一條年輕時的線并不是按時間順序來說。
這樣可以增加不少的懸念感,比如會好奇 為何男女主重逢時,為何女主一點都不認得男主?
在這些大的懸念之間,又夾雜著一個個小的、環環相扣的懸念,逐漸揭示出兩人為何會有如此深刻的羈絆。
(當然這也同樣會給觀眾帶來一定的觀看障礙,但部屋君覺得有時候看劇是需要帶點腦子的,不用被「注意看這個女人叫小美,那個男人叫小帥」的連主人公真實姓名都不用記的短視訊給弱化了智商。)
雙線敘事乍一看如兩個無關故事,在成年組二人重逢后交匯,隨后又逐漸揭秘女主角失憶原因,再將兩位主人公二十年來的人生際遇漸漸展開。
雙線敘事逐漸變成在兩個主人公視角下的多點插敘,最終收尾在二十年前初戀的開端,和二十年后重逢的結局,結構可謂精美,對編劇端的結構掌控要求很高,對導演的敘事能力的要求也很高。
簡簡單單的狗血初戀失憶故事,一集一個主題,一集一個懸念,兩組愛情對照呼應,形成復調。
第一集下的「鉤子」,第九集才給你揭開,每一個出現的小道具,后面皆有劇情的關聯和收束, 因其細節的細膩和敘事的精巧,讓狗血爛俗橋段也有了新體驗,情感的推進如層巒疊嶂,潮起潮落。
直到最后一集,揭秘初戀最可愛溫柔的開端,和當下最浪漫童話的結局,將兩段愛情一先聲一尾聲的高光同時鋪開。
整個故事的最后兩塊拼圖終于歸位,堆疊到情感的最[高·潮],你不得不服氣制作方在劇本上下了大力氣。
極致的視聽享受
除了選用了宇多田光的兩首名曲, 《初戀》還使用了幾十首日本音樂高產時期的90年代的名曲,再次感嘆網飛有錢。(日本的音樂版權使用費特別貴,不過也因此有觀眾批這劇就是MV)
本劇導演兼編劇的是寒竹百合,她過去只有《天使之戀》一部作品讓人印象深刻,但這一次通過這部《初戀》,想必更多人記住了這位與主角同齡的女導演。
丁香樹下、學校天台、雪地、海邊、北海道....里面好多場景,真的全方位無死角地戳中了觀眾的審美。
不少場景,不少觀眾可能和部屋君一樣想到了日本純愛片神級導演 巖井俊二,而寒竹百合正是巖井俊二的崇拜者,在學生時期得到過巖井俊二的指導。
劇中寒竹百合展現了強迫癥般的控制力,每一幀構圖都極盡唯美,從人物服裝到關鍵道具的色彩都設計感十足。
比如大量清新的天藍色的使用在劇中是點題般的存在。
全片中,導演將色彩作為代表角色心境的意象,大量使用「藍色」象征著一段幸福的關系。
紅色代表憧憬與渴望。
象征兩人定情花的紫丁香,花語為「初戀」、「羞澀」、「青春的回憶」。而紫丁香的紫色,可以借由藍和紅混合而成,這也代表兩人的愛戀。
大場景的調度也是美輪美奐,充足的資金給了導演更多施展拳腳的空間。
好的影視劇可以教會我們攝影和審美,無論取景、構圖、光影,還是色調、轉場、細節,《初戀》都無可挑剔。
上述本劇的優點,皆服務于一個純粹的純愛故事,有點讓人覺得大材小用。
大時代僅僅是作為這段純愛的背景板,沒有過多的相關思考,極致的視聽語言的追求,也美化和浪漫化了男女主角長大后不美好的境遇。
不過也無可厚非,這僅僅只是一部純愛劇,要的不能再多了。
總得來說,該劇是依托日本高度工業化的影視行業、導演極致的個人創作審美而誕生的一顆包裝精致的糖。
如果喜歡純愛劇,絕對不能錯過的一部劇,雖然有些套路,算不上是值得多次回味的神作,但它在編劇、影像上都是難得的好劇。
本劇的彩蛋!
1982年12月9日|野口也英出生
1997年12月9日|并木晴道參加模擬考 在電車上對也英一見鐘情
1998年12月9日|晴道和也英開始交往(宇多田光這一天發行出道單曲)
2001年12月9日|也英準備留學加拿大 發生交通事故
2023年12月9日|也英前往冰島
晴道的手機解鎖密碼是12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