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過一句比喻:
家是一幅山水畫,父親是巍峨挺拔的高山,母親是綿延不絕的河流。
父親用山的風骨,撐起一片天地;母親用水的細膩,讓日子活色生香。
一個家最好的模樣,莫過于父親有大格局,母親會過小日子。
01
父親有格局
五代時期,薊州漁陽有個大善人。
當別人都在催促孩子考取功名之時,他卻帶著五個兒子助危扶困。
比起功名利祿,他更看重孩子的德行與胸懷,結果卻是,五個兒子個個及第,八個孫子位極人臣。
這是南宋王應麟筆下「竇燕山,有義方。教五子,名俱揚」的佳話,也是父親有格局,孩子有出息的力證。
英國心理學家艾爾弗說:
「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巨大,會一點一滴地滲入孩子的血液,嵌入孩子的靈魂。」
父親的眼界,決定了孩子探索生活的邊界。父親看得遠,孩子飛得高。
民初教育家張武齡,對子女的要求就10個字: 獨立之思想,自由之人格。
他培養的四個女兒,個個出類拔萃,結局美滿。
他從未用 「三從四德」束縛女兒,反而極力倡導現代化教育,鼓勵孩子釋放天性,追求自我。
帶女兒聽昆曲、讀詩書、辦雜志,鼓勵孩子們走出去見世面、大膽交朋友,囑咐她們不可將自己拘于閨閣之中。
他曾開玩笑說:
「我給女兒的名字里,都加上兩條腿兒,讓她們像男子一樣,走出閨門,甚至走出國門。」
在張武齡的培養下,四個女兒長大后,不僅知書識禮、性格開朗,還都在事業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。
連葉圣陶都感慨:「張家四才女,誰娶了都會幸福一輩子。」
教育家寧十一,將父親比作家庭這艘航船的掌舵者,他說:
「對家庭的發展來說,父親的格局,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。」
父親用魄力與擔當,為孩子撐起了可以翱翔的天地,用見識與智慧丈量出一個家庭未來的路。
02
母親會過日子
知乎上有人問:「有個會過日子的媽媽,是什麼體驗?」
有個高贊留言說:「媽媽會過日子,平淡的生活就總有驚喜,不管你經歷什麼,都能被家里的煙火氣治愈。」
「日本經營之圣」稻盛和夫篤定地說:我一生中,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母親,她的愛在我的體內生根發芽,成了我巨大的支撐。
即便是耄耋之年,他仍忘不了小時候,母親為他做的栗餅和黑糖小豆粥;忘不了坐在爐火邊,那束溫柔的目光。
稻盛和夫的童年,在戰亂與貧窮中渡過,他能有心勁兒走下去,多虧了母親時不時釀造出一點溫暖。
這種源自母親的力量,恰如作家梁曉聲所言:
「 母愛是偉大的,這種偉大在生活的小事中;母愛是真摯的,這種真摯在細碎的叮嚀中。」
梁曉聲曾在小說《母親》里,講述了兒時與母親的點滴往事,如今讀來,仍如一股暖流浸潤心田。
上世紀六十年代,大伙還過著一窮二白的苦日子,但在梁曉聲的記憶里,卻盡是甜蜜。
冬天的夜晚,母親把他和兄妹們放在暖烘烘的炕上,一邊做針線活兒,一邊話家常。
忽然地,母親像變戲法似的變出一本小人書,孩子們搶過來看,母親則去烤幾塊紅薯,漿洗一下棉衣。
在梁曉聲筆下,母親可謂神通廣大,無所不能。
家里的土房子本像個地窖,卻在母親的打理下,窗明幾凈,溫馨舒適。
吃不上飯的時候,母親會身手矯捷地爬到樹上擼榆錢兒,再把榆錢兒做成蒸糕、小豆腐、面糊湯,美味可口,唇齒留香。
日子里一點一滴的溫暖,滲透進孩子們稚嫩的心靈,像一方活水,滋潤著孩子們成長。
直到很多年后,梁曉聲仍不無感慨地說:每個孤單的日子里,我都想念母親,深深地想念。
老一輩常說,小孩子就像地里的農作物,見風就長。
其實,這風從來不在外面,而是從媽媽心田吹來的味道。
媽媽的守候,看似稀松平常、繁瑣細碎,卻細膩到深入骨髓。讓我們無論在哪,只要想起媽媽,身體里就長出堅硬的盔甲,足以御風霜。
台灣心理學博士洪蘭說: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。
會過日子的母親,總能讓一家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
她仿佛一枚小太陽,將關懷播撒在角角落落,豐盈孩子的心,也照亮了家庭。
03
作家吳淡如說:
「家,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,是讓你覺得不管變成什麼樣,那都是能接納我的地方。」
家,能成為避風的港灣,休憩的驛站,離不開父親的有力托舉,母親的體貼入微。
媒體人 @明前茶,講過一個「割漆人教子」的故事。
割漆人老鄭的兒子讀高中后開始厭學,大伙本以為老鄭會把兒子毒打一頓,誰曾想他卻說:不讀書也罷,跟著我當割漆工吧。
妻子鄭嫂急了,生怕孩子受苦。
但老鄭看得遠,他說:孩子馬上18歲了,要讀書還是打工,讓他自己選。
結果,兒子只去了一天,就累得垂頭喪氣,渾身酸痛。
這天晚上,當他回家時,發現母親早早做好了一桌子美味。
想想自己的父母,兒子頓時醒悟過來,決定回學校好好讀書。
父親把人生選擇權交給他,他不能辜負這份信任;母親悉心照料他,他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幾年后,兒子順利考上大學找了份好工作,把老兩口接到了城里生活。
都說,父母左右著家里的風水。
父親堅毅有力,母親溫柔似水,一個家庭的運勢必然和順通達。
「人才魔術師」蔡笑晚先生和妻子謝小湘,稱得上父母中的典范。
在「讀書無用論」盛行的70年代,蔡笑晚看出,讀書是孩子們唯一的出路。
當年,他們一家八口人擠在農村的出租屋里,日子過得極為艱難。
可越是艱難,蔡笑晚越是帶領孩子們刻苦讀書,而妻子謝小湘則一心撲在生活上。
一大早,她準時打開廣播;晚上,她會選好孩子們的睡前讀物,陪丈夫一起讀給他們聽。
手頭拮據時,她還叫著孩子們去河邊捕小魚,去山野挖野菜,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野游,讓孩子們放松身心。
在他們的用心培育下, 6個孩子終成大器,其中竟有5個博士、1個碩士。
家庭中,父母的言行里,藏著所有人的未來。
父親決定一個家的高度,母親調節家里的溫度。
一對好父母,能給家庭帶來無限的幸福與希望。
父親做好領路人,母親托起大后方,這個家便順風順水,多運多福。
▽
愛默生有句名言:「家庭是父親的土地,母親的世界,兒童的樂園。」
一個家庭的能量場,由父母親手締造。
每個圓滿的日子里,都飽含一家人的努力。
愿你走出家門,天地遼闊,回到家中,燈火可親。